對于未來10年環保事業的發展,我認同以下觀點:
環境大建設
跨界、融合
技術產品
現階段盛行的PPP項目,其產生原因是目標考核機制已經發生了轉變,從項目驗收考核轉變為以環境與生態為目標進行考核,這也是環境大建設時期一個重要特征之一。
未來中國城市的發展都將圍繞環境與生態要素展開,這將產生大量的跨界與融合,并誕生大量的環保技術產品。
目前,國內環保產業還處于服務業后期熱火朝天的時代。
什么是服務業?不僅設施的運營管理是,其實工程建設也是,比如EPC就是典型的服務業。因為服務業的一個特點就是必須近距離貼近客戶、企業,以外部客戶的大量增長作為目標、有一個快速爆發期等特征。
而下一階段,將是技術產品大發展的時代。
什么是技術產品?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是,在產品形成的過程中更注重企業內部的效率,這存在一個潛伏期,需要一個長時間的研發和產業上技術積淀。
上海電氣漁光互補項目效果圖
技術與產品只有在服務業成熟發展的基礎上才能有長足的發展,未來10年是技術產品大發展的時代,服務業在環保產業中占比將達到七成以上。而另一個重要的預判是,未來水處理技術的制高點在中國,其在水業全球領先的技術與產品將達到 50% 左右。
結合環保行業的發展,曾經在不同歷史階段出現的爆款環保技術產品。例如:“三同時”制度催生了鵬鷂環保的地埋式設備、“零點行動”催生山東十方的UASB反應器、藍藻危機催生浦華環保的纖維轉盤濾池等。
這些曾經的“爆品”都具有以下特點:
3-5年的研發準備
抓住產業發展短促的窗口期
實現了工藝裝備化、裝備標準化
淮水北調項目凈水廠效果圖
但是,由于新時代的環保需求,以上企業業務沒有得到很好的延續。而新涌現出的康泰環保、兆盛環保等獨角獸企業,通過大量的客戶訪談和需求提煉,研發出新的技術產品,并通過創業的方式將其推向市場,從而獲得成功。
通過以上案例的梳理,我們發現,一個好的技術產品的打造,需要環保企業跟客戶去溝通,深入地去理解客戶,知道他們的需求,圍繞需求去開發產品。定義出真正的問題,再去開發技術。通過創業的方式將技術推向市場。
未來的技術產品趨勢,一定是可以應用在多種場景下,可實現標準化、規?;a,或是工藝裝備化的設備設施。有技術實力的環保企業在產品質量、產品現場、生產制造、服務水平、研發創新體系、解決方案等方面都會有其獨到之處